top of page
搜尋

鬱躁症

  • 仁醫堂
  • 2019年10月2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香港人生活壓力大,健康日差,情緒波動大,容易引發鬱躁症。

從中醫觀點看鬱躁症患者是體質陰陽失調,易受七情影響,引致五臟虧損,引發身體不適,主要病位在「憂思傷脾」「怒則傷肝」,「驚恐傷腎」,「悲則傷肺」,「過喜傷心」。 鬱躁症通常是經歷重大刺激後,出現的情緒症狀,例如不安、煩躁、氣憤、易怒、悶悶不樂、擔憂、疑慮、失眠.........等。有時也會出現身體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如怔忡心悸、全身無力、呼吸困難等表現。中醫認為,若本身體質失衡,本虛標實,更易受情志影響。

中醫辨證主要分為痰迷心竅、心虛膽怯、心脾兩虛、陰虛火旺、血瘀內阻等類型。治療方向主要採取疏肝解鬱、寧心安神、滋水涵木、健脾化痰、活血化瘀為原則。同時會配合針灸治療,幫助加快痊癒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輕鬆渡過更年期
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:「女子七七任脈虛,太衝脈衰少,天癸竭。」意指女性在四十九歲前後,會面臨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變化,適應期大約兩年左右。 最常見的症狀是月經改變、周期異常、容易疲倦、潮熱盜汗、失眠疲倦、頭痛頭暈、易怒沮喪、心跳胸悶、腰痠背痛......等,這些更年期所發生的症狀統...

 
 
 
不孕症

不孕症是婦科臨床的一種常見病。夫妻同居兩年以上,男方生殖功能正常,無避孕而不懷孕,稱為原發性不孕症;或者有過生育,又間隔兩年以上,未避孕而不再受孕,稱為繼發性不孕症。不孕症的本身並非獨立的疾病,而是多種疾病引起的後果,必須認真查清原因,然後施行治療。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