鬱躁症
- 仁醫堂
- 2019年10月2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香港人生活壓力大,健康日差,情緒波動大,容易引發鬱躁症。
從中醫觀點看鬱躁症患者是體質陰陽失調,易受七情影響,引致五臟虧損,引發身體不適,主要病位在「憂思傷脾」「怒則傷肝」,「驚恐傷腎」,「悲則傷肺」,「過喜傷心」。 鬱躁症通常是經歷重大刺激後,出現的情緒症狀,例如不安、煩躁、氣憤、易怒、悶悶不樂、擔憂、疑慮、失眠.........等。有時也會出現身體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如怔忡心悸、全身無力、呼吸困難等表現。中醫認為,若本身體質失衡,本虛標實,更易受情志影響。
中醫辨證主要分為痰迷心竅、心虛膽怯、心脾兩虛、陰虛火旺、血瘀內阻等類型。治療方向主要採取疏肝解鬱、寧心安神、滋水涵木、健脾化痰、活血化瘀為原則。同時會配合針灸治療,幫助加快痊癒。
Comments